- 接下来的两三天,醉仙楼后院的小灶间成了最热闹的地方。赵厨子和小李几乎住在了里面,日夜苦练“炒”功。锅铲碰撞声、油脂爆裂声、以及那勾魂夺魄的香气,几乎就没断过。张超则坐镇大堂一角,面前摆着纸笔(毛笔用得歪歪扭扭,最后还是找了块木炭削尖了当铅笔用),一边监督厨房进度,一边完善他的“商业计划书”,顺便给王管事查漏补缺。县城不大,一点风吹草动就能传遍全城。首先发酵的是那魔性的顺口溜。 “醉仙楼,菜真香,炒菜新奇美名扬!会员优惠实在多,好吃不贵快来尝!” 几个半大孩子拿了铜钱,喊得格外卖力,从城东喊到城西,从早市喊到晚集。这直白又押韵的调调,极具***效果。一开始大家只当是小孩胡闹,听得多了,不免心生好奇。“炒菜?是个啥做法?从来没听过啊?” “醉仙楼?不是快不行了吗?又弄出新花样了?” “会员优惠?啥叫会员?”紧接着,那简陋的“优惠券”也开始发挥作用。负责发券的伙计起初还有些不好意思,但发现不少人接到那张小纸片后,都会好奇地看上几眼,甚至有人开口询问“秘制小菜”是啥、“炒菜”是啥味儿时,他们立刻来了精神,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(按照张超教的说辞)那如何如何好吃,如何如何新奇。于是,关于醉仙楼...